Search


【望月的男孩】

每年春分以後,瑞典的氣色都會翻天覆地;光明開始戰...

  • Share this:


【望月的男孩】

每年春分以後,瑞典的氣色都會翻天覆地;光明開始戰勝黑暗,把無盡的黑夜再次封印起來。斯德哥爾摩的日照時間由春分時十二句鐘,持續每天增長六分鐘,直到夏至時二十一句鐘。天氣日漸和暖,人們都外出活動流連,擁抱久違了的溫暖太陽。整座城市再次活躍起來,自然又吸引旅客開始到訪。
斯德哥爾摩不是典型的景點旅遊城市,每個角落的面貌都很和諧平均,不會有那種宏偉景點與普通民房的落差。不論天然的湖光山色,人為的街道建築,還是在這裡生活的人,所有東西都是分割不開的一個整體。

話雖如此,特色的地方還是有很多,所以每年才吸引成千上萬世界各地的旅客慕名而來。近年多了香港旅客到北歐旅遊,當中斯德哥爾摩更是熱門地點。若問有哪些好去處?坊間旅遊資料恐怕多到走不完。

黑夜時分越來越短,亦越來越光;深夜的天邊總帶著多少太陽餘暉,要看到皎潔明亮的月光恐怕要等到下一個秋季。這時候我想到了他;一九六七年香港發生「左派暴動」,而在遙遠的斯德哥爾摩,一個小男孩與遠東的火紅燥動截然不同,他只安靜地坐著,默默望那永伴天邊的柔和月色。

他就是「望月的男孩」-全市最小的公眾雕像;小男孩原名「Järnpojke(鐵男孩)」,「Pojke Som Tittar På Månen(望月的男孩)」是更為傳神的暱稱。他由斯德哥爾摩本地藝術家 Liss Eriksson(一九一九-二零零零)於一九五四年製作,並於一九六七年正式開幕向公眾展出。

男孩任何時候都是獨個兒乖乖坐著,不少有心人為他送上物資;由禦寒衣服、潮流飾物、休閒讀物,到小孩都愛的糖果和零用錢等都有。我每隔一段時間也會去看他,只有一次他是完全身無分文,還一絲不掛。

月有陰晴圓缺,又豈能每晚都看到月亮?為了不令小男孩失望,有一位特約的月亮姐姐前來朝夕相伴。

畢竟白天越來越長,想跟月亮姐姐短聚片刻,只好先應酬一下太陽伯伯,可是現在活力十足的伯伯也不是容易打發走的⋯⋯
由於熱情訪客不斷送上禮物,小男孩都不愁衣食,所以我每次都兩手空空去看他,只有一次例外。

摸過小男孩的頭,看著安穩沉靜的他,心裡也會多幾分安寧。時間匆匆過去,差不多五十年後的今天,遠東的那一個城市再次燥動起來,而你們的心裡能感受到這個小男孩嗎?


Tags:

About author
兩個香港人,一對住在瑞典斯德哥爾摩戀人 最愛四圍行,一齊探視最幸福的國度生活大小事
View all posts